全球20强排行榜发布,中国公司表现突出
根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(S&PGlobalCommodityInsights)的统计数据,2024年,全球前20强农药公司的农药销售额同比有所下滑,期间,虽然销售量取得增长,但不足以与价格下降相抵销。在全球前10强公司中,有8家公司保持了与上年相同的市场地位。尽管2024年全球市场疲弱,一些主要公司的销售额甚至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,但农药利润
2025-09-12
发布时间:2025-09-12 来源:科奈技术咨询 浏览次数:205
科奈技术咨询
2025-09-12
205
近年来,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(PFAS)因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、生物累积性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,逐渐成为全球环境监管的焦点。PFAS被广泛用于工业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中,包括某些农药制剂,用作表面活性剂、稳定剂或助剂以提高药效。
丹麦作为欧盟内对化学品管理较为严格的国家,自2020年起便开始系统性评估农药产品中的PFAS使用情况。2025年8月,丹麦环保局基于TriFluPest项目:三氟农药在农业土壤中向三氟乙酸转化及其对地下水影响的评估,发布了一份产品附录清单,决定全面撤销23个含PFAS农药产品的授权,包含6种不同的PFAS相关活性物质:氟啶胺(fluazinam)、氟吡菌酰胺(fluopyram)、吡氟酰草胺(diflufenican)、氯氟醚菌唑(mefentrifluconazole)、氟胺氰菊酯(tau-fluvalinate)及氟啶虫酰胺(flonicamid);剩余10个产品预计于8~9月公布最终裁决。根据产品的可替代性情况出台分类监管清单,设置不同具体实施时间表。对于当前尚无适用替代产品的7种农药,允许最长15个月的过渡期继续使用。其余2种已有替代品的农药,则将在更短的6个月内完成退出,其中前2个月用于停止销售,后4个月用于停止施用。
这些措施体现了丹麦在农药管理中严格执行预防性原则,致力于保护水资源和农业环境的长期健康。
开创性的大规模撤销含PFAS农药产品的授权。主要原因包括:
(1)环境与健康风险
PFAS难以降解,可在土壤、水源及生物链中长期累积,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。研究表明,长期暴露于PFAS可能与免疫系统抑制、内分泌干扰甚至癌症风险增加相关。
(2)监管政策收紧
欧盟正在持续推进化学品可持续发展战略(Chemicals Strategy for Sustainability),目标包括逐步淘汰所有非必要使用的PFAS。丹麦此举是对欧盟政策的先行响应,也符合其自身“2025无有害化学品”计划。
(3)替代方案可行性
许多不含PFAS的农药替代品已在市场上出现。丹麦环保局认为,现有技术完全可支持农业转向更安全的制剂,而不显著影响防治效果。